学术会议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会议 > 正文

“工匠精神与当代设计”学术论坛嘉宾演讲精编

发布日期:2016-11-17 浏览量:

 

 

 

 

 

 

 

 

 

 

 

 

邵韦平:《凤凰中心创作与建筑当代性思考》

中国建筑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是中国最辉煌的建筑时代,但也是本土建筑师处于劣势的时代。在最近评选出的北京十大建筑里,有九个是由国外设计师主导的,仅有一个是由中国设计师完成。可见,中国建筑师在建筑领域的话语权非常不够。邵韦平先生认为我们由于一些传统的局限性,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停留在形式上,把现代功能和传统符号简单叠加,因而缺乏当代性,很难获得生命力。

邵韦平先生用四年时间打造了北京凤凰中心项目,按照当今行业最高标准,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打造了一个建筑行业的全新成果。其团队在设计中超越了简单的形式,对建筑各个细部精确控制,使凤凰中心在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同时,也呈现出非常好的当代美学效果。

通过凤凰中心的案例,邵韦平先生对“建筑的当代性”主题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一是建筑要具有开放性,只有对周围的环境足够开放,才能使建筑更具有亲和力。二是多样性,建筑师必须维持建筑的多元性,通过多元性的开发使建筑更具有当代的审美。三是精确性,精确性是人性化的表现,通过对人的关怀让建筑和当代生活、审美结合得更为紧密。四是科学性,建筑需要强调运用综合的建造科技,这才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价值取向。

 

乔治·理查德·布坎南(George Richard Buchanan)[美]:《执爱之手与设计》

作为设计理论家、哲学家,布坎南教授首先解释了在当下召开此论坛的原因:第一是因为技术进步已经开始渗透到艺术设计和创意活动当中;第二是商业化把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变成消费社会,带来了大量设计需求以及对于设计质量的期待;第三是设计当中的“不精心”已经直接影响到了设计过程。

在当下,手工艺品是一种非常昂贵的产品,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社会需求。南非政府很清楚并重视这个问题,他们每月会到各地的村庄去收集地方工艺品,把它们运到机场出售。南非政府通过这样的方法使一个即将消失的手工艺传承下去,让文化价值和传统能够延续。

工艺和设计正处在社会变革的最前沿,整个工艺的机制就是为了促进一种对话与交流。例如平面设计,包括文本、招贴等,目的是让社会大众和传媒获得信息。

布坎南教授认为工艺本身是文化知识的储备和贮藏,是设计认知的基础,是一种关于文化知识的积淀和传统。通过工艺的历史,我们能够更深层的理解生活和自身的文化。

石振宇:《中国卫浴基础研究》

石振宇教授介绍了他在卫浴领域的研究项目。他认为中国人现在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到处充斥着无用与多余的设计,并且表示中国的设计要想更好的发展则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设计师的工作是把梦想变为现实,但梦想是如何产生的?做梦必须要有温床,但温床来自于哪里?石振宇教授对此进行了释疑。

石振宇教授讲到,设计之初的主要任务是做社会调查,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首先是人与卫生间的关系,分析了卫浴事故原因;其次是卫生间的空间问题。评判当下现有的建筑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最后,他们进行了人与卫浴的环境关系研究,即卫浴的温度环境和舒适性,探讨如何把湿气抽出去的同时,还能保证室内温度等问题。

石振宇教授总结了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是产品的基础研究,即研究人的行为习惯,人与物之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第二是竞品研究,即研究同类产品的工作原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便确定设计的方向;第三是团队自己设计的研究。石振宇教授认为不应该仅仅研究设计形式和商业模式,应该下足功夫研究怎么把一个产品做好,这就是我们在设计中真正应该提倡的工匠精神。

尤斯图斯·泰纳特(Justus Theinert)[德]:《工艺美术与工业4.0

尤斯图斯·泰纳特教授阐述了工业4.0即智能化语境下全新的设计理念,它能够把艺术与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工业4.0可以通过无意识的观念和精准的模式化方法来实现,这为当代设计开辟了非常宽广的创新空间。他首先回溯了工艺美术传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了传统工艺精神和现代工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把工匠思维、工匠精神引入今天的设计教育,最后他以THONT公司的椅子设计为例,探索怎样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态度结合起来。

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前提,是必须了解艺术思维到底是什么,并且通过有效的路径把它运用到设计实践当中,因此理念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泰纳特教授细致解释了搜寻和发现的区别,搜寻只是尝试从新东西中找到既有的、熟悉的东西,但是如果想要呈现出更多的原创性,就必须努力去发现,这样才能塑造全新的产品。

他以曾经做过的汽车仪表设计为例,强调设计过程应该是一种不断追求创新的完全自由的状态,比如THONT公司所做的可以拆卸和重新组装的椅子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木材造型基础上用人性化设计思维提升其舒适度和便捷性。人类梦想中的智能化社会正逐渐成为现实,我们应当而且必须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重视把非常前卫现代的设计理念和优雅传统的工艺结合起来,迎接这个时代的全面来临。

赵雪刚:《仁爱之心与工业设计》

赵雪刚先生的演讲主题是“仁爱之心”,即理解“仁义礼智信”是设计人员、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一项修炼,懂得把仁爱之心转化为方便之道,不断完善用户体验。他用一个温馨的视频阐释洗碗机为何在中国的普及率非常低,不是中国人喜欢洗碗,而是庞大的需求没有用人性化的设计来对接。中国的厨房面积普遍较小,橱柜空间、高度又不够,欧式洗碗机还要改水电,加之餐具油腻重,安装影响美观和舒适度,改造工程过于复杂,而且清洗时间长,效果也不佳。中国人比较习惯在水槽里面洗碗,所以我们要用情怀为国人设计有温度的产品。

产品设计创新过程中会有痛苦和困难等很多考验,但是只要胸怀仁爱之心,就会始终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去解决问题,并且乐此不疲。设计内涵需要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体现,一流的品牌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情怀,工业设计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创新的最大动力和源泉是我们的良知,设计师如果有一颗仁爱之心,会进一步激发工业设计的威力,同时能够帮助顾客和员工实现人生价值。

人心正,产品正,善良比聪明更重要。仁爱之心可以在无意中激发智慧,获取设计的灵感,创造出全新的事业。产品经理必须有社会责任感,有艺术人文素养,通过修身心、尽本分,把仁爱之心注入产品。

张剑:《基于无意识与行为的产品叙事观》

张剑教授的演讲基于其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和教学实践。“基于无意识与行为”是指在弗洛伊德、荣格、拉康学说的启发下,其团队所做的情感化产品设计和作品设计,具体是指:主题必须要通过产品的设计语言、外在形态、操作方式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来体现。在设计之前,先将一些文本进行转换;与此同时,还需要将设计的视角落实到产品的细节上,即进行精致入微的美学处理,在产品设计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它对人的行为、心灵等方面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产品的叙事进行相关研究,最终落实到设计方案中去,这就是“产品叙事观”。

张剑教授对于“叙事和叙述”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区分:叙述是主动的,是指产品始终在调节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一件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无论合理与否都是产品自身的叙述;“叙事”则是被动的,是设计师预先进行主题设置,目的是让消费者参与使用体验。设计叙事就是设计师通过必要的方法设置,让产品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主动与人产生情感交流。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一般会很清晰地去分析在强烈意识主导下人的某些需求,但是往往也会忽略一些无意识状态下的需要。所以,设计师可以通过一个无意识行为的叙事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即结合充分的理论依据对情境的唤醒、潜意识的记忆、直接的现实等“现实-意识”关系类型进行细分,然后将其投射到具体的设计实践和教学当中。

李瑾:《朴素之美》

来自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的李瑾副教授通过《朴素之美》演讲,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其获得2016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荣誉的图书《方圆故事》,从最初的源起、策划、设计到最后阶段的付印、参展的全过程。在这本书籍设计之初,她提出问题:“什么是美?美是不是应该包罗万象?暴力、血腥、丑陋……怎样转化为美?怎样用最美定义一本书?”最后,李瑾老师总结道:“我看了很多最美的书本,发现最美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哪一种美可以代替另一种美,每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无论是中国最美还是世界最美,不同的人,不同的美汇集到一起,大家去交流,才是最美。”

李瑾老师的演讲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设计世界的另外一扇窗,告诉我们书籍设计不但是一个体力活,是建立在从十几遍的初步修改到几十遍的深入修订基础上;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件脑力活,设计过程不是为创意而创意,是在为解决无数个纠缠其无法前进的问题当中,经过不断磨砺而产生的解决方案。

林飞:《东方的皮肤》

林飞先生演讲的主题“东方的皮肤”,是对漆器的质感接近东方美人的皮肤质感所做的比喻,同时每一件漆器的纹理都如每个人的个性一样,具有唯一性和多样性。

林飞先生详细介绍了漆器八千年的历史,以及大漆工艺完备的工序和技法:一件漆器的完成需要经过春夏秋冬(冬选木、春塑形、夏堆漆、秋成型)等多道工序。同时它的技法非常多,例如描绘、镶嵌、磨绘、雕漆等,还有当代新创的技法,每一种技法再细分下去还有很多种子技法。随后,林飞先生又介绍了漆艺广泛的应用空间,二维和三维空间都可以应用漆艺;同时,漆艺也可以应用在不同材质上,例如木质、竹子、金属、不锈钢、亚克力甚至琉璃等材质表面。

漆艺这门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因其需要定制等方方面面的限制而面临挑战,同时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今天又充满机遇。最后林飞呼吁更多跨界设计人才加入到漆艺的传承与传播中来,使大漆的工艺能够应用到其它艺术媒材之中,让东方美学重新屹立在世界审美之林。

联系我们:

邮箱:kyc@xafa.edu.cn

电话:(029)88222184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100号

版权: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 版权所有陕ICP备 05010976号-1

西美创研